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sszs.cc/?2528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亲生才是硬道理?

已有 251 次阅读2021-8-20 23:50 |个人分类:无知才读书| 畅销书, 塔利班, 祈愿阿富汗女性平安


“除了禁止佛像和雕塑、禁止媒体、禁止网络、禁止流行歌和舞蹈、禁止街上谈笑、禁止妇女接受教育和就业、禁止高跟鞋外,还,禁止放风筝。”

因职业故,被好几位问过“《追风筝的人》何以畅销”。随近日巨变,这部长篇又进入世人视野,想说的是,若希望借文艺作品来认识阿富汗,《追风筝的人》远不及《养家之人》《我在伊朗长大》《使女的故事》等。

“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唤起我对中学时候若干个傍晚美好经历的回忆——新的环城西路开始铺设,把今天的环西桥一带一度变成旷野,附近居民遂有了临时的玩场,我们一家人兴致勃勃加入其中,开始了自制风筝、放风筝……书中情节让我几度眼湿,毕竟,事关“旧时光”,那些失衡,那些善恶并存……也有富于质感的描写不时出现,如同一阵来自战乱频仍前喀布尔城和煦的风……然而,这部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依然不过是通俗小说,平平而已。

“爱”“善”“权力”“忠诚”“怯懦”“复仇”“妒嫉”“赎罪”……这些人性中的基本因素,作为母题可以被无数次书写、演绎,在莎士比亚那里,它们的交织曾以极其华丽和暴烈的方式呈现,作为戏剧在舞台上呈现。《追风筝的人》具备了上述种种元素,作者凭借自己比较旺盛的叙事本领,把它们编成了一个不乏拖沓的故事,一个主题先行的“人性的本质与救赎”的故事。遗憾的是,父亲和“我”的人性“污点”,阿里、哈桑和索拉博“三代人”的多舛遭遇,“命运之环”被卡勒德·胡塞尼高度精确地设置成了一股推动叙述同时也是维持读者阅读欲望的力量,这个故事因其显豁的主题与强烈的戏剧性,干扰了读者的好奇以及困惑,降低了引得读者掩卷回想的几率。

“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在“我”和哈桑实际上是一对同父异母的兄弟这一谜底揭开之前,这个反复出现的句子解说着何为“兄弟”。可是啊,这样的“兄弟”关系听来诗意却何其脆弱?“两肋插刀”“妻子如衣衫”……单方面的付出与奉献,如何成就男性世界里那一段段“佳话”抑或一个个“神话”?所谓“刎颈之交”,缔结的是同生共死之约。

小说里的“我”和哈桑作为一对儿时的异族、异阶层“朋友”实在显得可疑,因为哈桑总是一味地无条件地忠诚、善意、宽容、体谅,总是不作他想宛如大脑被植入了程序般地“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一切,无不由“我”父亲和他父亲、“我”和他的两代人主仆身份所规定。至于小说后半部分“我”为着哈桑之子索拉博重返阿富汗的出生入死,其必要前提是“我”和哈桑间的血缘关系。

如果哈桑不是“我”的亲生父亲的亲生儿子,小说中“我”竭力救人兼自我救赎的情节可以成立么?

由是,《追风筝的人》不过是乖乖臣服在“必然”足下,排斥掉生命质地的纷繁与斑驳,没有对于“实然”“应然”的辩证思索,一切,止于“人之常情”,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狭隘的“人之常情”——血缘关系之外,免谈。

由是,扁平人物“我”的懦弱所导向的,更像是伪善而非愧疚,战火纷飞的阿富汗,更像是一个技术性配置的噱头式舞台,“欢喜”的故事大结局背后,一片茫然。

关于《追风筝的人》一书得到追捧,印刷可观,这个“滥情+无情”的时代脱不了干系——廉价、造作的感动说来就来,“感”字徒有一颗“心”;深沉和肃穆已经无法被许多人体会,鲜有人会知道,诗和爱一样,低音反而更见分量。明白无误的“救赎”主题为读者的阅读理解省心省力,“金句”如“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一路制造着小感动的效果。感动之余,多少人会记挂那里普通人、全体女性的命运?

“阿富汗人民喜迎塔利班”“塔利班掌权,是阿富汗人民的意愿和选择”……你曾为这些字符组合点过赞么?

“为哪样恐怖分子些要禁止放风筝?”

“风筝,是‘自由’呢象征噻!”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