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昆明一家店里问到了棋楠,老板称那是他的顶级香材,要价2000多元一克。这意味着一个香篆1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要烧掉2000多块,这种烧钱法实在疯狂。 最近有些郁闷,因为自己开始迷上了沉香。沉香确实是一种很奇特的东西,开始烧的时候没觉得特别稀奇。然而烧了一段时间后,再烧别的香,就觉得还是沉香那种清新、稳重的感觉舒服。这,或许就是沉香于我的特别之处。 跟几个玩香道的朋友凑一起的时候,常会聊起香材高昂的价格,都说玩香确实烧钱,也常怀念起最初接触香道时玩合香的日子。 所谓合香,就是多种香材配在一起,组合出来的香。因为有一个“合”的过程,其间的变化也就无穷无尽,充满了玩香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香道中,入门级的香往往是合香,最顶级的香也是合香,不同之处在于初学时买别人配好的合香成品,玩到一定时候就自己去配、自己去试验。 玩香,从最初的成品合香开始,到细品单一香材的独特香气,再到自己去创造、去试验,这辈子其实都不够玩。 藏香,就是一种合香。 要说藏香,先要说说“煨桑”。雪域高原先民“煨桑”的历史非常久远,传说古时藏族男子在出征或狩猎归来时,部族首领、老年人以及妇女儿童聚在寨外郊野,燃上一堆柏枝和香草,并不断向出征者身上洒水,意为用烟和水驱除各种污秽之气。“桑”在藏语中意味着净化,也有祭祀献供之意。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派使者向唐王朝提出和亲政策,嫁到土蕃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大唐文明,这被很多人视为是佛教传入西藏的开始。煨桑与佛教溶合后,就慢慢产生了现在的藏香。 有人考证,藏香中很多加入了心脏良药肉豆蔻,肺之良药竹黄,肝之良药藏红花,命脉良药丁香,肾脏良药草豆蔻,脾之良药砂仁及麝香、红白檀香、黑香、冰片、当归等数十种中药草,并且更加入珍贵天珠、金、银、铜、珍珠、珊瑚及喜马拉雅山圣地之高山药材,其中部份香更加入各种加持甘露丸,使香不仅是对上师三宝的供养,并且积聚无量无边的福智资粮,对修行者的身体、气脉及心神更有裨益。 我最初接触藏香,是一个香老板推荐的,说这种香对打坐有好处。买了一点试一试,就喜欢上了那股浓烈的中药味。藏香制粉是多以柏木或榆木为主要原料,再往里面加其他药材,因此藏香焚烧时往往在药味中有一股木材的清香,不俗气。传说以前老的藏香是在百步以外闻效果最好,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点过藏香的屋子,在刚进去的那一刹那,确实感觉很舒服。至于对身体机能的调理,其中学问太深,我实在是摸不着北。 藏香的颜色大多十分素雅,土黄、灰黑色居多,配上古董香具倒是非常搭调。 好的藏香成型后都要在屋里阴干放上一段时间,水份充分挥发后,焚香时烟小,味道也更为纯正。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藏香,其中也有一些掺杂了化学品的香。藏香最宝贵之处就是全天然,所以加了化学品的香也悖离了藏香的基本原则,可视为伪藏香。以前我只知道很多市场上的印度香是化学香,后来对于一些颜色浓艳、味道媚俗的所谓“藏香”开始起了疑心,最近跟一个朋友品一种藏香时,学到了一个新词——迷幻。细想一下真是这样,除了艳俗、刺鼻这些容易鉴别的特征之外,真正的藏香是不会带给人“迷幻”感受的。所以对于好坏藏香、真假藏香的鉴别,我还需要不断学习。 |
松吉多吉: 魔之细微,无时无刻无处不在,何苦攀缘。
松吉多吉: 《楞严经》: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我观此气,非木非 ...
付晓海: 好啊,等我再凑点香材,找个机会聚一下
松吉多吉: 香不需玩。吃素、打坐、诵咒,偶尔香气会无中生有,不是买得到的。
美人非非: 附议!俺带酒,香型你们定
张稼文的业余: 啥时候付司令安排一下,我们也来凑着嗅点香气
美人非非: 好啊好啊,我还真没见过真正的熏香呢。没准一不留神,还想当学生真学了
美人非非: 好啊好啊,我还真没见过真正的熏香呢。没准一不留神,还想当学生真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