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本上有这句话: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里面隐藏着的朴素真理让人喜欢。现在我们对自然的疏离,从地理上蔓延到了心理上。让孩子亲身认识地里的作物,成了一件不容易的事。 欣喜地发现,很多人在阳台上开启了副业模式,阳台作物从花花草草变成了日常菜蔬。能在餐桌品尝到自己种植的果实,不亦快哉! 我不认为这和食品安全有任何关系,阳台收获也无法承担生活所需,能收获更多的其实是快乐。种植,是一种向生活的致敬! 曾经的工作经历,总是让我对农事充满兴趣。基层政府10年的经验像血一样在身体里自然潮汐。我对时间的观念总与一种作物联系在一起的——开始插秧的时节,春城地铁报升级为一周双刊——五月在乡政府工作报告里也叫“红五月”,这是农事最繁忙的时候。红,有一种红红火火、干劲冲天的意思,错过这一季,就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了。 我看过最壮观的景色是大片的风吹稻浪、我见过最奇幻的色彩是秧苗拔节时的嫰黄与深绿在朝阳下摇曳变化……记忆最深的是一次是跟着水管所的老同事去请水。骑着单车一早出发,顺着田间小路,抖得全身散架,穿过其它乡镇的辖区,到20公里外的一个水库。亮出上级部门批的条子,让管理员开闸放水,我们又顺着水路、沿着沟渠,一直守着它进入自己的地界。 对来之不易的水,不会有鲜花和掌声,但它就像一声出工号令:水来的日子,整个村子空无一人。 非常惭愧的是,我知道种植的乐趣,却不敢在家里养花草。究其原因,因为自己浮躁,想做的事太多,对它们无法周全照顾,试过几次都陷入死循环:买花、种花、然后就没有然后……我多年前曾在办公室养过一株紫藤,每天看到它顺着栏杆爬一截就欣喜无限,像看着一个孩子在自己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为此我一直不觉得拔苗助长的农夫是因为蠢,而是因为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正确。所有好的故事都有一个悲伤的结尾,因为一只万恶的老鼠把紫藤咬断了,感觉自己再也不会爱了…… 扯这么多,只想说这一句,农事如诗,爱种植是和一种闲适美好的心情有关,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切合自然的作息,感受生命的奇巧,学会安静地等待,一分辛苦、一分收获,这是每棵植株教给我们的东西。 |
牧梦: 我办公室一群女同事近一段时间买菜秧、买多肉植物装点窗沿。
子立: 开头是这样:五月,劳作了一天的尼玛仁严回到家里……
子立: 有吗
游天: 呜,现在我喜欢小花园了 ,不要小菜园
游天: 呜,现在我喜欢小花园了 ,不要小菜园
游天: 呜,现在我喜欢小花园了 ,不要小菜园
子立: 我们家周围才是小菜园啊
子立: 大家都一边种,一边祈求肉肉长在花盆里,别长在自己身上
朱仁严: 改编视频配个舌尖上的五月。
游天: 今天我去某栋楼后面逛。 看见十多个马桶里面有土,栽着小辣椒。 马桶呀,天哪。
秋颖李: 多肉植物,现在流行叫“肉肉”,许多女人、女子一看到它就像见到亲儿子一样,暧昧地叫“哦,我的肉肉”……鸡皮疙瘩掉一地
张稼文的业余: 过小満,芒种也不远了
张稼文的业余: 农事诗,隐约记得是欧洲某位作家的小说,好像还获了诺BER什么的。。。。。。。一时想不起
牧梦: 我办公室一群女同事近一段时间买菜秧、买多肉植物装点窗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