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6
作为党员的的阿批恒
阿批恒是一个傈僳族青年,当年他在部队的时候,用汉语总是说不清自己的姓名,以致于部队的档案里对他的名字记载是“安必海”。
在部队的安必海是一个优秀的士兵,虽然他在炊事班煮饭做菜,但军事技术样样过硬,比武射击门门优等,在部队,这个一开始连汉话都不会说的傈僳族青年,不仅后来汉话流利,而且入了党,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多种技能,其中最重要的技能就是种菜。凭着这门技术,安必海转业回到了他的怒江老家傈僳寨,恢复了他的傈僳名阿批恒,靠着在部队学到的技术,居然成了闻名怒江峡谷的“种菜大王”。
傈僳族居住在怒江两侧的高山上,一边是高黎贡山,另一边是玉龙雪山,他们没有自己种菜的传统,一来是因为山太高,气温低,不适宜蔬菜生长,但更主要的是他们认为蔬菜要用大粪来浇,他们嫌脏,因此,既种不了,也不愿种,所以,他们吃蔬菜就很少,这样一来,福贡县城的蔬菜供应就主要靠从外地运进来——县城的其他民族可是要吃蔬菜的,又这样一来,这里的蔬菜价格很贵,有时一斤白菜居然要卖到三四块钱一斤。
阿批转业回家以后,先是在家乡的高山上试着种了一点,居然有了收获,乡亲们看着新鲜,但吃的人少,阿批先动员老人们吃,后来大家都觉得好吃,就渐渐吃出味道来,以后,年轻人就跟着阿批学种菜,渐渐地自己吃不完,就背下山来卖,没想到菜非常地好卖,阿批就渐渐地有了点钱,有一天阿批就站在山寨的云雾中向下看着滔滔的怒江,忽然作出了一个决定,搬家,到怒江边上去种菜!
怒江边上有许多好地,但种菜的人家很少,阿批就以很便宜的价格租了几亩地开始了他的创业。他在怒江边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家,家虽然看上去简易,但他种菜的设施却样样都透着科学种菜的劲头,塑料大棚、抽水机、肥料库什么的一样也不少,他还把电话接到了他简易的家里,在县城里到处贴上“买菜找阿批”的小广告,没过多久,阿批就“发”了。
周围的傈僳族兄弟看到阿批发了,就很羡慕,有的人就来向他求教,这时我们就看到了阿批“闪光”的一面,阿批对来求教的“兄弟”几乎是有求必应,从平整菜地开始到下种施肥除虫等等,阿批都不厌其烦地教,那些来求教的学了技术以后,也开始卖菜了,这就和阿批形成了竞争,仅仅在一两年内,几乎整个县城的怒江边上都出现了塑料蔬菜大棚,所有的竞争对手都是阿批自己培养起来的,这样一来,蔬菜的价格就贱了下去,当年阿批独家经营的时候,白菜能卖到两块钱一斤,现在连两毛钱一斤都难卖了。
但是阿批还是很快乐,“大家都是少数民族兄弟,都过得上好日子,大家都高X兴!”阿批夹杂着一个习惯性的“脏”字说。
有些阿批的“弟子”居然靠卖菜而盖起了新房,但阿批还是在江边的简易房里,不过,外面虽然简陋,里面却另有乾坤,电视机、洗衣机、VCD音响、电冰箱、电话等等现代化的设施几乎都有,阿批说:“样样都要我带头才得呢,不是么,我们傈僳族一样都认不得,有钱只会买酒喝。”
样样都要阿批带头,因为,阿批是个党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