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冯至曾经经过大观河(汪曾祺不还写了白马庙?),翻苏童小说生出这念头。“河底也是一片茫茫世界,乱石在思念河上游遥远的山坡,破碗残瓷在思念旧日主人的厨房,废铜烂铁在思念旧时的农具和机器,断橹和缆绳在思念洞面上的船只,一条发呆的鱼在思念另一条游走的鱼,一片发暗的水域在思念另一片阳光灿烂的水面……”这句式及言语的内涵,令人想起冯至,准确地说,是他的十四行诗之一。
“钢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 / 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 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 //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 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①
儿时,我见过大观河被疏挖的模样,此后数年,目睹它的变迁,由是觉得苏童《河岸》里那一段,也为之存了照。又觉得这段话诗意地伤感,明知不同作者的写作完全有“所思略同”一类“撞脸”机会,还是会不讲道理地将大观河拉扯上诗人冯至。
❀ ❀ ❀
近年随鲜切花买卖传布开来的“尤加利”这名字,属于一种插花配材——桉树叶。“尤加利”,是对英文单词“eucalypt(桉树)”的音译,冯至的“昆明”诗作里,写作“有加利”,诗人称它们“秋风里萧萧的玉树”。
華同学大二那年拿到驾照,兴冲冲来招呼出门兜风,“带你kè看看冯至以前住呢地方!”
我对踏访名人故居兴趣有限,却不好意思拂友人风雅计划的美意,随后,他的座驾在金殿那一带的山道上逡巡……我想解这大男孩自觉“使劈了”之窘,眉开眼笑提议:“么是我师傅请我kè翠湖边‘青鸟’家吃喝?!人家肚子唱《空城计》半天啦!”再补一句,“改天再来找嘛!今天也有收获呢,一路都斗着‘冯至呢树’!”
指给我的朋友看山间那一棵棵矗立的杨草果树,它们的枝干和叶片,予人璞朴的印象,灰蓝泛青泛银的叶,是对生的心或镰刀,风过时颤摆。
“你小时候……”
“玩过呢!”
恨自己舌头快过了脑子,只能面对友人诧异的目光解释道:“我们小时候也兴磨尖掉火柴棍呢头头,插到杨草果最中间当嘚螺拿手捻的起玩。”
那天天蓝,我们望清了许多许多“插入晴空的高塔”。
❀ ❀ ❀
里尔克的《秋日》,冯至译过,北岛也译过。张老师精通德语,提过如果可以“化合”他们两位的译文,更佳。
寻了两个译本对照,仅就汉语字面,以为然。
而“钢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 / 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难说也是对里尔克“金属的乡愁”等等等等内化于心的灵感迸发?
也是在昆明时,冯至完成了中篇小说《伍子胥》。怎么可以写得那么好?!昨天我才来得及读近1/2,实在遗憾遇见得晚了——它是冯先生的别样“诗篇”。
【注】
① “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原文系“好象自身也都不能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