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牧梦的庭院 http://sszs.cc/?17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古村落,一个美好的遗梦

热度 4已有 604 次阅读2014-10-16 19:44

1一个满布蛛网和阳尘的天井里,邓辉从一片长满青苔的瓦砾中捡起一块刻着寿字的瓦当说:我要把它带回去!这是201499的一个午后,在这个废墟中,我闻着一股子年代久远的腐败味道,看着烟尘熏得漆黑的花格子窗棂和隐约着字画的栋梁,我感到十分怅然,这里曾经是一个乡绅的家庭,100多年前,它的主人曾经积攒了一笔钱,按照当时的流行款式,按照当地彝族人的习惯,建起了这座富丽的宅子,他们一代又一代在这里繁衍,把一个个子女送出去读书,它的主人渐渐老了,这里远离都市,出去的人不再回来,有一天一场革命把的它的主人撵走,请进了一些更穷的人,也很快,房子在风雨的侵蚀下,没有更多的钱来修缮,一天比一天破败。我在这个门厅的侧屋里发现一个老人,她是这个家的远房亲戚,她身后的灶台上放着一些剩菜剩饭。她告诉我,她83岁了。她以及这幢宅子的模糊轮廓给这个院落留下了一缕游丝般的气息。所有来看这个宅子的人都出去了,我一人呆在院落里,透过吊檐下的蛛网,我看见一小片蓝天,刺眼的光线从那里泻下来。

我曾经从旧书摊上买过一本梁思成的《清式营造侧例》,这本书是1934年出版的,它详细地介绍了清代房屋的建构,其中有大量的卯榫图样。我知道梁思成为了保护北京的老城墙费尽心思,但是他抵不住人们喜新厌旧、漠视历史的恶习。

2008年的秋季,法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通过我的同事约我去法国使馆一见,他是区域规划的专家,他有意来云南协助我们工作。因为语言的障碍,我婉言谢绝了他在使馆请我吃饭的邀请,而是借出差北京的机会,找了一位法语翻译,约他们去云南驻北京办事处吃过桥米线。谈完工作,他高兴地邀请我,要去法国去他的家乡,他说他家宅子有500年历史。这让我想起满山遍野的蓝紫色的薰衣草,想起美丽的普罗旺斯。最终,我没能成行,我的同事去了法国,但我一直想着那幢500年的房子,茅草该把房子压塌了吧?

出了这幢宅子,邓辉带我们去了村子里的“公房”。这间早年建盖的“公房”,如今已经翻修一新,墙壁、柱梁上画满彝族风格的画及符号,七八个婆姨放起音乐,跳起彝族舞蹈。这些舞蹈至今也被列入保护范围。

这个叫新寨的村子,从村口开始就修了一堵堵墙,墙面涂成黄色,上面画了些爱国卫生的宣传画,“公房”的大围墙上,请专业人士创作了壁画,远处的一棵百年老树的根部砌起了花坛。“公房”的右侧有一溜砌着拱门的墙,黄色的墙壁上有些色彩动人的图画,十分打眼。进了拱门一看,是一幢幢气宇轩昂的庭院。只是野草丛生,石阶颓圯,一把锈蚀的锁挂在斑驳的门头。

这,或许就是一个古村落保护的扼要。

2邓辉是晋宁县委副书记,亦是晋宁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队长,他的身分还是杂剧家协会的秘书长。由于他“文人”的特殊身分,他如鱼得水般地在这个县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珍藏起那所废墟中的一块瓦当,就足以说明,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把历史的、民俗的、传统的、民族的东西统统扔掉。这是一个建设中的重要观点,是发展中的重要理念。在这一点上,邓辉和潘晓玲心有灵犀。

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潘晓玲长期在文化口工作,对于文化建设颇有见地。在全国沸沸扬扬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她敏锐地觉察到,如果在这场建设中没有正确的保护与建设并举的行动,我们的乡村会成为另外一个不中不西的别墅群,随之而来的就是民族、民俗文化的进一步殒灭。她迅速拟定了云南省古村落保护调研课题。

邓辉所在的这个县是她调研课题的第一站。

我看着新寨老房子那些依稀莫辨的字画,不由得想起我想起鲁迅《祝福》的鲁四老爷。在他江南的宅子里他的书房里,写着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之类的对联,桌头放着《近思录集注》、《四书衬》和《康熙字典》。显然他是一位乡村绅士。

去年,我曾去过大理洱源的凤羽,我住在一白族李姓家中,三房一照壁,处处是文化,堂屋里挂着的是年代久远的对联。我和一位文学主编在村子里悠转,见家家门楣上都有雕着花草、人物,写着吉祥的字,有的字我们竟然读不出来,显然,这不是附庸风雅可以得来的。当然,也绝不是50后的人弄得出来的。

中国几千年乡村文化能够顺利延续,其中,乡绅文化是个重要原因。无论怎么战乱,以乡绅为主体的那部分当时的精英,他们始终勉力维持着各自所在地区的生态。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文化,基本以乡村文化为主题;乡村文化基本以乡绅文化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传统文化的载体,不但体现在古代留下来的建筑物、以及古代留下来的典籍、风俗,而且体现在具体的阶层。就中国农村而言,乡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维系力量。他们深受儒家文化教诲,知书达礼。同时也热心于乡村公益事务,尽职尽力,得到乡亲们的尊重。乡绅文化是中国文化可以骄傲的地方。可是,这一切终结于五十年代初的土地改革。这对中国乡村文化的损害,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十年代初的土地改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重大事件,而且也是文化上的重大事件。

 古村落保护这一课题是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提出来的,但潘晓玲赋予它的内涵可能更广更深远。

3一直沿着盘山道,越野车不知开了多久,才抵达夕阳乡的鲊村。村口竖着革命老区的水泥牌。村子里的水泥路铺设到家家户户,有近百年的老树被保护起来,成了村子里的一道风景。一个小媳妇在村里蓄水池边洗着衣服;另一个小媳妇从山上回来,背着新拾的牛肝菌。一个老太太一面往嘴里扒着饭,一面喊着叫我们去她家吃饭。村子里几乎见不到男壮年人。午后的宁静在阳光下弥漫着。这里也有一个很漂亮的四合院被保留下来,只是四周的土坯房与它形成了强烈反差。我注意到,那些土坯房的基石竟有花纹,很清楚是从其它老宅子上拆下来的。

这里的美丽乡村建设还没开始,但它正在规划之中,所幸的是,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已经植根在县委、县政府及乡村干部的头脑里。

晋宁六街镇大营村边有一个臭水塘,如今变成了莲花塘,沿着岸边的木板路,可以抵达一个亭子,水面上荷叶铺张开来,不远处有大企业参与建设的花园,小桥流水,琪花瑶草,疑为一个城市,其实这里只是大营村的一角。往村里走,见一排排土基房沿山而建。这是1958年建柴河水库时村民的安置房。岁月已经为这些房子划上了精密的年轮,看得到它的厚重之美。无怪乎,它将作为“人民公社”的遗址保留下来。已近黄昏,这片老房子炊烟四起,我看见一簇紫色的叶子花攀援上白墙上的窗子,一只从地里回来满身泥巴的水牛狠命地嚼着稻草。宛如一幅集体农庄的唱晚图景。

大营村不远处便是龙王塘村,村子边上的活动房已经建好,一个水塘上的廊桥和亭子已经露出刍形,跨过清沏流水的小桥,曲曲折折的胡同蜿延开来,一幢幢保护完好的老民宅躲在高高的灰墙里。胡同的尽头是即将修葺一新的观音庙。

这似乎就是我们要见的新农村抑或美丽乡村。

恰如农工省委常务副主委潘晓玲调研的初衷: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能够“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品得出幸福”,在这里已经触摸民到。

县委副书记邓辉说:晋宁县2014年共涉及建设美丽乡村项目有:省级重点村3个,市级示范村2个,县级示范村8个。共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人民币,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90%以上,预计10月底竣工。下一步,他们要以“村村优美、户户整洁、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目标,按照“三清四美三宜”的要求,整治村容村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汲取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集中打造宜居乡村,使农业生产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民素质有新提高、农村面貌有新变化、农村文明有新进步。
   
邓辉乐观地笑着说,这里建好后,绝对是乡村旅游的好地方!

4相隔不到十天,潘晓玲率队的调研组来到临沧市。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地处横断山脉南端延长部分,边境线长达290多千米,辖八个县区,有11种少数民族世居在这里。这里地处边陲,地理复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相对于内地开发得较晚,这里也因此保留着最原始的民居和习俗而受到人类学家的关注。

雨雾笼罩着的临沧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碗窑土陶传习馆、博物馆显得十分冷清。昏暗的展馆中我仔细地看着陶艺的起源与历史,打量着一件件陶品。1736年,湖南省长沙府贵东县邻里乡人罗文华、杨义远、邓成和三人,靠一手制陶绝活外出谋生,看到这里得天独厚的优质陶泥资源,便迷恋上这片热土,他们在这里安家落户,建起了3条龙窑,用带来的龙窑烧制方法和慢轮制陶技术进行生产,从此龙窑制陶技艺代代相传。如今,这“泥与火的艺术”濒临失传的危险,好在政府出面来保护。目前,全村共建有龙窑11条,有大小手工制陶作坊108间。碗窑村的陶器素朴、典雅、古韵犹存。我在九代传人邓安良家的作坊里不毫不犹豫地购了一堆碗和杯子。

雨继续下着,车行不久,透过车窗,见到远处一幢幢别墅掩映在绿树和雾气中,恍若来到一个避暑山庄。惊讶中有人说,这是拉祜山寨腾龙村。沿着水泥山道,这些“别墅”错落地分布在山腹,不少上了年纪的大树标示出树名,有了明显保护的标志。那些“别墅”大小不一,外墙上都一色地镶嵌了条形瓷砖和青色的琉璃瓦,每家屋顶上都有一个象征拉祜族的烫金的葫芦,与城市中的别墅毫无二致。趋近一看,别墅外面散放着农具、鸡舍以及拴着的狗。

按照分担机制,政府为每户农户补助1.52.5万元,贫困的补助4万元。

建设的原则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山水为形、文化为魂、显山露水、依山就势”,将民居、产业、绿化、美化、特色旅游结合起来,展示出浓郁的拉祜风情。

我很担心这样的建设把拉祜风采的民居毁于一旦,但在村里活动中心,我看见巨大的石雕壁画上详尽地介绍了拉祜族从诞生到图腾到发展的历史,也看见了保留下来的老土掌房。

像这样的美丽乡村,在临沧双江的芒品拉祜族村、沙河景抗傣族村、沧源的的勐角勐甘佤族村、翁丁佤族村、耿马四滚乃傣族村,我们实实在在地看到了这些乡村美丽图景。

我多次去过沧源翁丁佤族村,它的魅力悠远,每一次都会留连忘返。这次去翁丁,知道它也被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心里不免有些担忧,它会不会毁于一旦。车子载着我们到了一个山洼,我看到有着鲜明佤族特色的新建的村寨正在建设,有130幢民居已经拔地而起。不久,老翁丁村村民将搬到这里,老翁丁村佤族村将会成为一个永远的佤族部落遗存,而新的部落将发展成为大翁丁景区的一部分。

5进入双江县不久,车子子停靠在国道214线旁,这里是允俸东等村的一个活动场所,十几个佤族男女正在玩陀螺,这一陀螺形似鸡枞,只见他们把绳子缠在陀螺的柄上,一头拴在小拇指上,朝地上一甩,陀螺飞快地在地上旋转,这陀螺不是用来打的,这时他们又用绳子做了一个活扣,钩住陀螺朝天空一扯,陀螺飞到十多米高空后往下掉,他们又以各种花样去接陀螺,惊险好看。

蓝天白云下,水里的莲花开着,谷子也散发着稻香,耿马孟定镇滚乃傣族村的佛寺前,一群傣族姑娘小鸟般吱吱喳喳地在穿戏装,青春的笑靥和绿色、黄色的蝴蝶装衬着白色的佛塔,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不一会芒锣和象脚鼓响起来,那群蝴蝶飞进场子翩翩起舞,一曲下来又是一曲,又见一只生灵活现的马鹿出现在蝴蝶群中,摇头晃脑,步态蹒跚。这是傣族的蝴蝶舞和马鹿舞。它是原生态的舞蹈,与刀美兰、杨丽萍的孔雀舞相比,有了更多的生气和灵动。

孟定芒团最有名的是手工纸。我早年在这里就买过纸和这里和尚书写的傣文经书。但我不知道这里的纸是如何生产出来的。顺着村里的河道,我们进了静谧优雅的芒团村,佛塔、佛寺、菩提树把这里装点很温馨。我看见一个傣族妇女正在洗涤构树皮,这是制作手工纸的的原料。在一家人坊里,一位傣族姑娘正在淘洗纸浆,不一会,一张纸就沉淀在筛网里,接着她把筛网晾起来。在手工造纸传习馆,有详尽的手工纸生产介绍,有一幅高占强的题字,力图说明这种纸可以作书画。

——这些我所见识的项目已经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

5我极其相信马克思“存在决定意识”的理论。

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GPT已经趋近美国。有了钱,就会有想法,就会有大动作,于是在所有的乡村集市,我在们不难看见加了圈的“拆”字,它似乎成了近30年的一个颇有社会含义的字眼。我们骨子里奔流着“不破不立”的血液,血液里又涌动着革命的冲动,从梁思成的北京城墙到一个个特色城市的毁掉,似乎说明了一切。越有钱的地方越拆得厉害,越建得不伦不类。

这一趟,我是怀着忧虑的心情去的,但在实际行行走中体察到在乡村建设中已经有一些有着文化自觉的大大小小官员,有了保护意识,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他们开始用心地规划和建设,有的已经见成效。

我在文章开头里写过的那幢500年的法国庄园,我没去过,但几年前在巴黎,一位朋友指着街边一个被建筑网遮挡住的雕塑说,我五年前来这里,就说要修缮它,现在还这样。

我抱定一个愿望,让这些行动慢一点,轻一点,让这些原来就很美的乡村在“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的建设中更加妩媚!

恰如潘晓玲课题的主旨,我们要倡导的是:保护与发展相平衡!

写到结尾,接到潘晓玲常务副主委的微信,她告诉我2014年第二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的名录已经公布,我查了一下,云南是入选最多的省。

 第一组照片 晋宁县(第一张:农工党云南省委常务副主委和晋宁县委副书记邓辉)












第二组照片 临沧









































































路过

鸡蛋
4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矛盾集合 2014-10-17 09:29
微信先看到一些。。。
回复 藕吼 2014-10-17 21:57
遗梦。。。比。。梦遗。。。。好。。。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