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sszs.cc/?25282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苍苍横翠微——读张平《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

热度 1已有 579 次阅读2020-4-11 16:22 |个人分类:无知才读书| 雷德侯研究, 故人, 手足, 学问, 艺术史




N年前一个圣诞节,德国男孩雷德侯收到一份特别礼物——一组中国风景的拼图。异于其他游戏拼图,这礼物的图板边缘线条并非弯曲,全都是简单的长方形以供灵活拼合:山峰可置于风景的中间或旁边,楼阁可置于原野或山间,骑马的旅人或面向山冈或背身而返,随意。奥妙在于,单块图板上的那条地平线,始终严格地通过其中点横贯左右,是故,这些图板不论进行怎样的万千组合,都能由那条延绵的地平线保证其构图清晰、协调。对于一名习惯“透视”的西方儿童,这无疑奇妙、奇异。其时,他尚不知道有朝一日自己会受启发于这段童年经历,学术化炼出“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这个假设。

这个假设写在《万物》一书里,书一经问世便引起了西方汉学界、学术界震动,十余年前翻译、引进中国,作者对自家奇崛见解雄心勃勃的论述,令读者如我重度耳目一新。雷氏论点我并非毫无保留地赞同,但他始于论述汉字系统,依次探讨青铜器、兵马俑、工厂艺术(漆器、丝绸、陶瓷)、建筑、印刷、匠作画和文人画等等的时空纵横的研究,确有破除中国人既往对我们自己传统艺术、文化“只缘身在此山中”地认识、理解的卓著功劳。


“说雷德侯研究了‘中国艺术世界’,这是从他考察范围的广度和包容性来讲的,他真正的兴趣倒不如说在于透过艺术看中国。”这句题旨,出现在新近出版的《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一书第120页,系作者张平对雷氏学术工程的洞识:具体的艺术作品,以及由它们所汇聚而成的艺术价值、艺术传统,作为介质,建构了研究者那个别有洞天的世界,传递的,是一份对中国艺术、文化的殷切关怀。

融通于文献、独立地判断,是专著《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可贵之处。在凝神系统梳理雷氏对汉字、中国画、建筑器物、佛教石经等等研究的脉络,陈其别开生面的发现以及这发现中的哲学意味之外,张平尚关注雷氏研究开展的社会语境、人文背景,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全书第五、六章中,一是“知识环境:师承与同侪”,一是“头上的星空:欧美汉学家及其中国艺术研究”,那些“悟”人子弟、“鸟鸣嘤嘤”“如琢如磨”所构筑的无形“学术共同体”,经张平呈现,散发耀眼、恒久的光芒。



有条不紊的论析、灵韵时现的揭示、温情脉脉的笔调……我试图在张平跨越专业负笈、求学良师门下、常年浸淫学问的研究经历之外,再“知人论世”地尝试说说《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一书令人捧起便不舍得释卷的一部分缘由。

源自作者自幼对“美”的敏感。比如,我偶然提及在滇南故里邂逅一棵木棉老树的经历,她回忆起在德宏芒市念过的那所小学校门前,每年春天木棉花开的盛景,隔着电话,三言两语,即把那红花坠地的画面带着声响历历到人眼前。

源自作者广博的阅读,以及在此漫长过程中形成的将思想诉诸文字时那种“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的语感。比如她写“艺术不是生活,想将艺术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内容简单对应的做法都是偷懒。当我们孤立地讨论价值和标准时,会发现它们像是水银落地,变成跳跃的珠子,你伸手去抓,它总是弹开;你越长时间追踪它,它就越变得细小,化入土地之中,无迹可循。”(第61页),写“登山的意义在于山让我们看到自己,艺术也是如此。西方人在中国艺术的镜子里看到了自己在艺术或其他更广阔领域内的记忆、时间、身份和技巧。当然,与真正照镜子的人不一样,观者总是会想了解制作艺术‘镜子’的人,他的作品为什么如此特别?‘镜子’如何揭示了他的下意识?”(第90页),写“2005年,在‘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雷德侯诙谐地说,佛学是与‘另一个世界’沟通的学问,自己在这个年龄来研究佛教石经恰到好处。到今天回顾他半个世纪的探索,这位学者就像连接此岸与彼岸的石经一样,成了一座桥梁。”(第175页)……

此外,就像叶芝所言,“虽然枝茎众多,根却只有一条”,纵然张平的年纪距诗里那“枯萎而进入真理”尚远,但过去二十年间流淌不歇的生活对一名有心人的悄然赋予,甚至是以攫取某些作为代价的赋予里,包含有一份智慧,关于治学,关于人生。我知道《雷德侯的中国艺术世界》扉页上那句“献给我的父母”的分量。

诚贺挚友,为你骄傲!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