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深水醉蛇网 返回首页

张稼文的业余的庭院 http://sszs.cc/?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莫言在昆明讲了些什么?

热度 14已有 1029 次阅读2013-11-19 20:59 |个人分类:秋叶集(2013卷)| 昆明

(图片来源:昆明信息港)


 

 

一早,上班,冷,有雨。中午和二愣子、子立等吃羊肉火锅。喝着那羊肉汤,我忽在想:莫言今上午讲了些什么?

下午晚些读报道,莫老师讲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文化的趋同。“文化多样性正受到挑战,这种挑战有的能看见,有的看不见。文化多样性源自人民多样性,它是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创造出的瑰宝。”

他说,全球大约存在着6000多种语言,有的语言有文字,有的语言没有文字。有的语言有很多人在讲,有的语言极少数人在讲。但是,这6000多种语言正以惊人速度减少,每年以300种的速度消亡……

还有,他说剪纸必然要衰亡。

还有,“必须去想别的办法,拓展艺术的素材。我们既然能把老虎创造得那么好,完全可以把公鸡、毛驴、牛、猪也表现得非常有特色。”――这话似能理解,却又似有点迷糊:莫老师原话里要完整、清晰、准确地想表达的意思?

以上引文引自www.kunming.cn记者王鹏的报道。

 

十多天前从广州返昆,收得一册文摘杂志(据说发行量仍高居20万份以上),里面选了拙集《江边记》里的一篇,一个页码,千字左右。这是十数年来,我的业余习作第一回重返纸质媒介。心里感激,但不激动。

随之注意到,在被归入该期杂志“文学”这栏目里,我的居第二条,而头条就是莫言老师的,他的也是一篇千字文。

但至今没读,一直摆着。

又一想,至今,我应该还没有读过莫言老师的任何一篇直至一部东西,包括《大家》杂志上那部《丰乳肥臀》。我只瞧过电影《红高粱》。

莫言去冬获诺贝尔文学奖,随后,我敬佩的《滇池》杂志的李伟峰总编辑送过一套上海文艺版――(五六本吧?)――的莫言作品集。还没有开封套。

嗯,怕是要打开读几页了。

 

我怕读小说,尤其是长篇。早年,某某出版社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出过的拉美系列,我读完的,好像就只有《百年孤独》和《胡安-鲁尔福小说全集》。

还有,早年,第一版的《白鹿原》,记得或是赵克新老兄送我的。一字没读,接着就失踪了。前几年又购一册,读了十几页,觉得有趣,但至今也就还是仅仅读了那十几页。

还有,大致是19981999年,贾平凹老师来昆,还有穆涛先生等。李霁宇老师召唤,于是便去见他。贾平凹发“好猫”牌香烟给我抽。

过后不久,收到从西安寄来的贾平凹老师亲签的《土门》。也是一部长篇小说。我一字没读。

这书被雷平阳老兄借去了。

我唯一读完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是《废都》,那头奶牛,那林立、灿烂的奶嘴之下的那庄之蝶先生--原生态!写得真好。另,他的一册散文集,叫《太白》或什么的,当年也彻底读完,受益甚深。

 

喔,快跑题了――另,前些天卖废报纸,忽见20余天前的《人民日报》某版报道,莫言老师担任我国首家培养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的公益性网络文学大学的名誉校长。莫校长在讲话中称:“如果要把中国当代文学进行评价,必须把网络文学考虑进去。”

莫校长还说:“文学还是有可教、可讲、可学之处。”

 

微信朋友圈里大家都在晒吃的,要么就说天上的云如何yini,或天气、气温。哦,明或后天该是小雪节气了。这冬日是进补的时节。

另,冬樱花开了。有人以为是桃花。





路过

鸡蛋
10

鲜花

握手
1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回复 刘光华 2013-11-19 21:45
结束语,内涵得•••••不得了。
回复 牧梦 2013-11-19 22:48
除了文学,网络全面介入生活,办公室几个婆娘天天网购,那种欲求几近渴望。
回复 游天 2013-11-19 23:30
看书是为了找快乐,找同感,找答案,找我缺乏的。 如觉不缺, 就不看呗。
回复 沧海一粟 2013-11-19 23:35
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亦可雅俗共赏。
回复 若初 2013-11-19 23:42
  
回复 李国豪 2013-11-20 06:22
读了张总这篇,国豪贴一个莫言演说来,唱和唱和。我整理得不全,关于少数语言会消亡部分,我接了个电话,录音被迫中止了一会儿。
回复 以婉 2013-11-20 08:29
在昆工,头一回见那樱花随风散落的时候,我真误认为是桃花了。
回复 以婉 2013-11-20 08:30
牧梦: 除了文学,网络全面介入生活,办公室几个婆娘天天网购,那种欲求几近渴望。
  
回复 闲心 2013-11-20 20:49
网络文学也好,书面文学也罢,事实上,总有扎堆的人仅仅热衷于文学风雅的形式,而忽略了其内在本质.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3-11-20 21:37
李国豪: 读了张总这篇,国豪贴一个莫言演说来,唱和唱和。我整理得不全,关于少数语言会消亡部分,我接了个电话,录音被迫中止了一会儿。
谢谢国豪!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3-11-20 21:37
游天: 看书是为了找快乐,找同感,找答案,找我缺乏的。 如觉不缺, 就不看呗。
同感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3-11-20 21:38
刘光华: 结束语,内涵得•••••不得了。
内涵得。。。。。。没有吧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3-11-20 21:39
牧梦: 除了文学,网络全面介入生活,办公室几个婆娘天天网购,那种欲求几近渴望。
通过互联网来ABCDEFGHIJK。。。。。。。。。,已经成为地球人生活日常生活的常态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3-11-20 21:39
闲心: 网络文学也好,书面文学也罢,事实上,总有扎堆的人仅仅热衷于文学风雅的形式,而忽略了其内在本质.
不过,还有一句:形式即内容
回复 闲心 2013-11-20 22:03
张稼文的业余: 不过,还有一句:形式即内容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3-11-20 22:07
闲心:   
这是上世纪,现代主义、现代派的一句话吧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3-11-26 22:08
来自李国豪的庭院--
莫言在昆明讲了什么
热度 6已有 341 次阅读2013-11-20 07:35 |个人分类:记录| 昆明

(都市时报记者 孟祝斌 摄)
朋友们,大家好!
       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对这个地方发出赞美。但是有的赞美是发自内心,有的赞美是出于礼貌。我想我们来到云南,对云南的赞美都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云南这个地方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自然风光地理的多样性,因此也导致了云南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来到这个地方旅游、观光、学习和交流。
       亚洲艺术节选择在云南召开,是非常恰当的。并不是说,在其它地方召开就不恰当,而是说,在云南参加更加恰当。(台下有细声的笑)
       文化的多样性正在受到挑战,有的是能看到的,有的看不到。文化的多样性,源自人民生活的多样性,它是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当中创造出来的。在当年这种交通不发达,文化交流很困难的情况下,由人民创造的艺术只能是关门自赏的一种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艺术的交流越来越平凡,原来自赏的艺术,已经成了共享。亚洲艺术节实际上就是让大家共享各国的好东西。社会要更好的发展,也有赖于这种健康的交流。
(我用手机录音,莫言演讲到此,一位同事打来电话,询问莫言行踪,说有地产商很想看到莫言。)
       猫腔戏(莫言家乡的一种戏曲,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每次听到猫腔,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因此在小说中多次描写过这种戏)如今后继乏人,年轻人有众多的选择,他们可以看电影,可以看电视,网上有那么好玩的东西,有那么多可以打发业余时间的方式,你再让他们花钱到剧院里,听艺人咿咿呀呀的,用一种慢得让人快睡着的节奏,来演一个古老老掉牙的故事,或者现代的一个主旋律的故事,我觉得确实是非常的困难。有时候,你白给他们票,他们都不去。
      这些戏的观众,大部分都是老年观众,让我这种从小听着猫腔长大的人,一听到那个旋律,就感觉到浑身颤动的人,不管你演的是什么故事,我都会进去看。这些戏,如果要长期地传承下去,只有演出才有生命,才能传承。所以,演出就要让年轻的观众喜欢他。
      所以我想,这不仅是猫腔面对的问题,也是全国其它戏种面临的问题。对我们祖先所创造的,曾经非常辉煌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怎样传承、继承,我想不仅仅是戏剧界的人关注的,也是其他各个领域的人需要思考的。
       学习和继承不是根本的目标,我们的根本目标是创新。一方面要让本行当的(人)学习祖先创造的流派,但如果仅仅停留于唱得与梅兰芳先生一样好,那也是不能发展的。京剧能够发展,梅兰芳先生创造的“梅派”起了很大作用,但如果唱得与梅兰芳一样好,再过几十年,是不是还要继续学习梅兰芳先生呢?
      创新无非有两条路径,一是广泛地学习前人留下的东西,一是广泛地向其它的艺术行当来学习。我是搞文学的,我也可以向其它的行当学习。我也可以向剧作家学习,也可向民间艺术学习,这种学习可以让人变得更加丰富。
      我的作品,受到高密东北乡剪纸、泥塑的影响,也受到西方现代艺术家的影响。我记得1988年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有一段时间天天看西方印象派的画册,梵高的、莫奈的等,他们的画册里对事物本来面貌夸张的、变形的一种表现方式,让我感觉到,内心深处与他们的相通之处,当我拿起笔写东西,语言就开始在我笔下变形,我用语言所描述的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就像他们画笔所描述的一样,开始变形。
      有人说,我受到西方魔幻主义的影响,这应该承认,但他们并不知道,我也受到西方美术家的影响。我还受到音乐的影响,前天晚上,我跟一个老艺术家跟王蒙先生聊天讲到,写作的时候听不听音乐。王蒙先生说,他写作累的时候会听音乐。
      我也听音乐,写《红高粱》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买了一个随身听,听的是京剧,听梅兰芳在唱。写作写到入迷境界的时候,实际上我会忘了我在听什么,耳边只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不仅控制了我的笔,也控制了我的身体,我自己不知道是什么状况。但如果旁边有人同样在写作的话,就会对我提出强烈的抗议,就说,我一边在写作,一边在喘粗气,一边双腿在哆嗦,浑身都发出响声。所以,音乐已变成了我文字的节奏。
      艺术家在创作之时,应该是广采博取,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国的古典文献,学习翻译的西方文献,学习民间的演唱,民间的艺术,外面的艺术,音乐、美术、舞蹈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东西,当然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
      亚洲艺术节应该长期地举办下去,它不仅是展现自己的东西,也是学习别人的东西,潜移默化的,中国云南的舞蹈、朝鲜的舞蹈、东南亚国家的舞蹈,都会成为某种舞蹈的元素。
      创新也可能会面临非议。有的东西在当时是饱受批评的,甚至会被骂得一无是处,但过了若干年之后,当年被人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一些东西,就会变成新的传统,供后人所继承。这种事甚至来得非常快。
      半个月前,在北京师范大学,我组织了一场陕西作家对贾平凹先生新作的一个研讨会。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贾平凹写了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说《废都》,在当时受到的批评之多,是中国作家空前的。很多作家、批评家把这部作品贬低得一无是处。到了前几天的这场研讨会上,起码有两个当年非常猛烈地、尖刻地批评《废都》的批评家,开始反思当时的批评是站不住脚的。
      经过20多年,他们认为《废都》的写作是具有前瞻性的,这部作品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并认可这部作品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当然,这种情况有可能存在反复。《废都》会不会成为一部经典,我不好说。但从长远来看,这部作品肯定会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重要的一个位置。
      几年前,我也举过一个例子,国家大剧院在建设的过程中也是饱受争议,受到了猛烈的批评。即便建成之后一段时间内,批评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保罗·安德鲁不仅是一名建筑师,他还写小说。大概2008年的春天,我跟他有一次见面。他说为了建设国家大剧院,在中国前后呆了半年。这半年中,大部分时间在阅读我的小说(当然是法文译本)。我说,我的小说是非常土的,写的都是高密东北老百姓的生活,用了很多的方言土语。你是一个法国来的,以现代先锋性著名的建筑家,你怎么会喜欢我的小说呢?他说:“越是这样土的东西里面,越是包含了先锋的因素。”
      我跟他探讨,当时国家大剧院饱受争议时,他的想法是什么?他说自己压力巨大。之所以把国家大剧院建成这样,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旁边是人民大会堂,那边是天安门。在中国天安门广场旁边,建一个国家大剧院,而且还有高度的限制,所以只能往地下走。
    “往地下走,也可以建成一个方方正正的向历史博物馆一样的建筑,也可以使用金碧辉煌的两人合抱的这种大柱子。如果我在这个地方,再建这样一个东西,没有什么意义,国家大剧院就是要跟周围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当时,批评最猛烈的声音,就是认为在这个地方搞这样的一个大水泡不和谐。
    保罗·安德鲁说,他要的和谐是一种强烈的对比中的和谐。“周围充满了帝王之气,方方正正确实是中国建筑的一个特点,但建设国家大剧院这样一种大水泡的、活泼的、灵动的、先锋的建筑,应该会给这个地区注入一种强大的活力。”我被他说服了,尤其是我进去看了几场演出以后发现,保罗·安德鲁的设计确实是先锋的,确实是天才的,国家拍板决定采纳保罗·安德鲁设计方案的政府领导人,也是非常英明的。
    进入国家大剧院以后,通过长长的通道,看着上面的水,演出前绕着大剧院转一圈,感觉这个建筑确实颇具匠心,应该为许多人所喜爱,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喜欢国家大剧院。
中央电视台大楼,起初也是饱受争议。到了现在,他毫无疑问是北京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它是不是一个丑陋的地标先不说。再过几年,它是否会有新的转变,我们等待历史的考验。
文化的创新,要承受一定的风险。艺术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要离经叛道,但一定要有所根据。有些东西,被人骂得狗屎不如,但若干年后,会发现它有独特的美感。
讲传承和继承,我们必须尊重多样化,保存好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也要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创新上,并且做好被人骂的准备。对巨大的建筑来讲,创新是拿了纳税人的钱来搞,要更加谨慎。艺术家搞创作、美术家画画、作家诗人写作,尽可以大胆地创新,这个浪费不了纳税人的钱。
(台下大笑)
补:
莫言演讲完,云南艺术学院院长吴卫民提问:莫言先生说,这些曾经饱受争议的建筑,若干年后就渐渐被人接受了,这或许是一种习惯之后的淡然,但我想我们可以从美学与审美上去作出判断,我想知道莫言先生自己的判断。
       莫言答:一个建筑建成之后,你不可能去把它端掉。像中央电视台大楼这样的建筑,人们渐渐就对它习惯,甚至慢慢地会发现它的一些美感来。可能有人不赞同我这样的观点,也有可能,你说的两种现象都存在。

(演讲根据录音整理,最后问答部分凭印象记录)
回复 张稼文的业余 2013-11-26 22:08
http://www.sszs.cc/home.php?mod=space&uid=7285&do=blog&id=56376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